(相关资料图)
本期话题,乌军激战一周仅夺回37平方公里土地,在顿涅茨克方向发动的反攻中被击退9次,并被消灭260人,德国紧急援助乌克兰豹2坦克。
乌军从6月份以来,便在接触线上组织了频繁的反攻行动,在付出了大量伤亡的代价下却收效甚微。据乌国防部报道,乌军在东部和南部战线发起反攻,一周之内夺回了37平方公里土地。乌军在东部城市巴赫穆特,卢甘斯克的斯瓦托夫都与俄军都爆发了激烈冲突,而在赫尔松方向俄军摧毁了乌军用于反攻的武器装备。人数并不占优的乌军竟然选择在各个战线同时进行反攻,不难看出,乌军存在野心太大,战术失当的问题。乌军的反攻屡屡受挫,这就给了俄军巩固战线,强化阵地防御的时间。况且做为进攻一方的乌军本该投入比防守一方更多的人力才可能打下对方经营许久的阵地,而随着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俄军投入战场,乌军士兵已无明显的数量优势。面对漫长的俄乌战线,乌军理应集结兵力进攻对方防守薄弱的区域,如此发动多条战线的全面反攻必然遭受痛击。
图为乌军士兵此外,兵源枯竭,过度依赖外部援助也是乌克兰长期存有的弊病。有关乌克兰征召女兵,以及未经训练的平民入伍的消息层出不穷。本来拥有4000多万人口的乌克兰是欧洲第八大人口大国,但是不得人心的乌克兰政府挑起乌东地区民族冲突,并失去了这些地区的实际掌控权之后,其可调用的人口和资源也大打折扣。而随着冲突加剧,也有数百万难民涌入其他国家。加之战争的人员伤亡,乌军越来越将面临无兵可用的窘境。长期接受西方援助的乌克兰自然而然对西方产生了依赖心理,他们认为西方提供的就是最好的,包括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在使用过程中面临乌军士兵看不到英文使用说明的情况。接收了种类繁多的西方军事装备,同样也要承担高额的维护成本。而北约军官的实战经验可能还比不如上过战场的老兵,可是乌方宁愿听信只有治安战经验的北约军官。
而反观俄军方面,在漫长的战线上面对乌军的大肆反攻并没有表现出疲以应对的态势。在顿涅茨克方向俄军在一昼夜间击退了乌军发动的九次袭击,分别消灭和摧毁了260多名军人和装备。
图为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俄军防线如此稳固的原因有两条,一是从战术上的改变。俄军的BTG合成旅在俄乌冲突初期有着不凡的表现,但是随着俄乌冲突规模的扩大,这种特种部队组成的作战旅越来越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了。经过不断的实战经验总结,俄军不再以大纵队的形式发起猛攻,而是开始频繁地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和攻击。这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了俄军信息战的短板,也与冲突初期猛冲猛打的战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俄军的军事打击手段也变得多元了,自杀式无人机,高精度的制导武器等替代了单一的炮火轰炸打击敌方目标。
二是俄方高层对俄乌冲突认识的转变。最开始希望以闪电战的方式在短期内迅速击溃乌克兰,达到对乌克兰去军事化的目的。这点从俄总统普京对俄乌冲突定位为特别军事行动便可以看出。而随着美西方集团不断援助乌克兰,越来越胶的战事也令莫斯科方面逐渐意识到这是一场持久战,虽然俄罗斯一直在控制冲突的规模,开战至今也没有进行全国动员,用以减少战争对国内政治的影响,避免时局动荡。但是随着前线战场的需要,俄方不得不将更多的资源投入战场。与雇佣兵团签订协议,扩大征兵规模将30万经过训练的战士派往战场都有效缓解了前线的压力,同时大量的炮火供应也使得俄军的进攻不像俄乌冲突初期那样畏首畏尾。
图为俄乌冲突在俄乌激战正酣之际,俄乌冲突的拱火者,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自然也不会停止动作。据德国防长表示,德国和丹麦紧急援助乌克兰的豹2坦克将在几周内送达。那么,豹2坦克会发挥奇效,扭转俄乌局势吗?我认为不会。第一,豹2已经经历了俄乌战场检验,它并未能起到“逆天”的作用。豹2坦克在山地作战有着显著的优势,但一马平川的乌克兰明显不能让其发挥应有的效果。此前乌克兰就大量接受过西方国家的坦克支援,其中也包括豹2坦克,但是并未取得多么耀眼的成绩,反倒是被俄军摧毁了不少。第二,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也有着自己的小算计,并不会为乌军提供太多坦克。因为德国等国希望借助俄乌战场为自己的坦克打广告,增加自己的军事订单。而少量的坦克面对激烈的俄乌战事也只是杯水车薪,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第三,现代战争是体系作战而非单一军事装备的对抗。在特别军事行动的第一阶段,俄军便摧毁了乌方空军,海军,装甲部队和导弹部队,失去制空权的乌军也很难只通过坦克在战场上取得多大的突破。而乌军缺乏精确制导武器,导致坦克的作战效率也大幅降低。
图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综合来说,屡战屡败的乌军面对俄军已经筑牢的防线已经很难有大的突破,一点点的蚕食并不会改变整体的战争局势。除非接下来有大的事件发生,否则仅仅依赖西方军援的乌克兰也很难推进目前相对稳定的战线。
图为军用无人机著名思想家马基雅弗利说过:“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在你乐意时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其军事霸权和战略利益而肆意挑起的这场冲突,现阶段乌方反攻频频失利,胜利的天平貌似偏向俄罗斯一方。倘若战事继续朝着与西方国家意愿相反的方向发展,已经事实上参与俄乌冲突的相关西方国家就算想及时收手,恐怕也不能那么洒脱地抽身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