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小康网6月26日讯 记者张玉荣 通讯员易姝 3月—6月,由广东省文化馆主办的“文心笔谈——我在文化馆学写作”素人写作训练课,持续举办了4期共8场活动,受到文学和写作爱好者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学员人数达到300多人次,完成习作近百篇。
岭南作家陈思呈讲授《故乡是所有写作的第一素材》。
这也是自2022年开设“晚课堂”等技能培训课后,广东省文化馆为市民开设的又一项针对成人提升自我、增技赋能的新航道。通过切实有效的文化活动设计和主题安排,省文化馆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文化馆主办素人写作训练营旨在把每个素人作者的个人生活经验和知识智慧,提炼成写作独一无二的创作素材,从而让经验变成个人技能、个人能力甚至个人的世界观。这也是本年度省文化馆素人写作训练营的基本理念:用生活内容写作,用实践经验写作。
本次素人写作训练营邀请的主讲老师分别来自文学创作、媒体传播、音乐鉴赏、编辑出版、插画作家等领域。每个老师都从个人多年积累的写作创经验出发,传授素人写作的打开方式,写作的主题抓取、精进,写作技能的提升等,分别设计了故乡写作、旅行写作、家事写作、音乐写作、公文写作和时代主题写作。
“素人写作课”授课现场
多领域写作老师授课、多主题写作技能训练、多年龄段人群参与、多方法写作实践。本次素人写作训练营让“每个人都能学,让素人也会写”的训练目标,成为羊城广大市民提升自我、增加技能,为未来人生开疆拓土的一根文化纽带。
7、8月,首季“文心笔谈——我在文化馆学写作”素人写作训练营还有两期活动。与此同时,省文化馆还成立了“文心文学社”社团,聚集省内文学爱好者加入。课程结束后,“文心文学社”还将定期举办相关讲座、活动,组织线上线下讨论,邀请名师指导,在《广东公共文化》刊物上发表文章。这是一套以“素人养成+社团运营+平台展示”三大环节打通普通人写作之路的方法,也让素人写作者有了一个自己的创作阵地。
编辑/麦婉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