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赶实验报告赶到很晚,有点心累。

把素晴看完了,面对结局和多数人一样都意犹未尽。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和真最后与谁在一起了,很遗憾,我要说明一下,肯定不是呼声最高的慧慧,因为...惠惠是我的!!!

好吧不开玩笑了,我也觉得是惠惠。我应该是属于比较死板的那种,会支持作者的选择,也就是所谓“官配”。当然,偶尔也出现过,因为发现我喜欢的角色不能和书中的主角在一起,直接在告白失败那章弃坑的事情。

虽然小说结束了,但是读者还没有尽兴,因为故事在读者心里还没有结束,所以这个时候后日谈就该登场了。后日谈,也就是正篇结束之后的故事。一般来说,读者可以在这里看到角色的未来。虽然大都是模糊而侧面的描写,给人缝隙中一窥的感觉。在我看来,这一窥,不仅仅是要你自己去猜发生了什么的意思,还有另一种意象。品鉴一部作品,就像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看门外的场景。而作品结束的时候,这扇大门也该关上了。后日谈是读者恋恋不舍的从关着的门缝里最后一次窥探,看满意了就真的该彻底离开了。

创作的时候,任谁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作品在哪里结束。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讨论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后记里面,马克吐温说,成年人的故事他知道在哪里停下,写到主人公结婚就好,而未成年人的故事何时结局他却不是很擅长,只能借机结束罢。

关于作品结束的问题我其实有很多思考,奈何现在很困,就干脆跳过说明直接到结论吧。故事要结束时一定要结束的干净利落,即使还有挖下的坑没有填,也要先处理好主线。只要坑不是特别多,就可以在后日谈解决。如果留下的坑实在是特别多,并且不是因为打算出续集才留下这么多,那么只能说这部作品在这方面处理的很失败。

小说是这样,杂谈又应该在何时结束?这点我还真的不是很清楚。今天不如就先暂且像小说一样干净利落的结束吧(其实是想摸鱼)。说起来好像忘了继续讨论讨论素晴,那就假装已经讨论过很多好了(大嘘)。


关键词: